操作者須接受光學曲線磨理論和實踐培訓,且通過考核獲得上崗證,才能具備操作資格。
一、 加工前的準備
a) 操作者必須根據機床使用說明書熟悉機床的性能、加工范圍和精度,并要熟練地掌握機床及其數控裝置和計算機各部分作用及操作方法。 b) 檢查各開關、旋鈕和手柄是否在正確位置。 c) 啟動控制電氣部分按規定進行預熱。
d) 開動機床使其空運轉,檢查各開關、按鈕、旋鈕和手柄的靈敏性及潤滑系統是否正常等。 e) 熟悉被加工工件的加工程序和編程原點。 f) X,Y方向拉表結果不大于2um/100mm。
g) 調節樣圖,使樣圖的基準線和投影儀基準線重合。 h) 調節磨頭上下行程,使行程的上下限超過工件10mm。
二、 砂輪與工件的裝夾
a) 選用合適的砂輪,不能碰撞砂輪。對硬度超過HRC65的鋼料選用金鋼石砂輪,硬度在HRC65以下的鋼料選用CBN砂輪。
b) 一般選用直徑大的砂輪,磨直徑小的沖針時,可選用小砂輪。 c) 精加工時,檢查砂輪的圓角半徑,然后寫入補償參數表。
d) 工件裝夾應牢固可靠,注意避免在工作中刀具與工作或刀具與工作臺發生干涉。
三、 加工要求
a) 進行首件加工前,必須經過程序檢查(試走程序)、軌跡檢查、單程序段試切及作尺
寸檢查等步驟,選擇合適的進給量。(精加工可選1mm/min,粗加工可選3mm/min) b) 在加工時,必須正確輸入程序,不得擅自更改程序。 c) 加工時,半精加工每刀進給量為8um,精加工為2um。
d) 加工過程中操作者應隨時監視顯示裝置,發現報警信號時,應及時停車排除故障。 e) 加工中不得隨意打開控制系統或中斷計算機。 f) 零件加工完后,應將程序登記、保管、以備再用。 g) 關機前把原點坐標記錄下來。
h) 本工序是關鍵加工工序,所加工的工件經自檢合格后,必須送檢驗專檢。
四、自檢要求及自檢范圍
1、加工前加工者應看清圖紙及理解零件的加工工藝,明確了解本工序加工部位、形狀、尺寸,位置精度及上下工序的加工內容和要求。
2、工件在加工前應檢測本工序所使用的各基準面是否符合工藝,加工要求。
3、檢測與本工序相關的尺寸是否符合圖紙及工藝要求,是否有足夠的余量進行加工。 4、工件裝夾到工作臺后,光學磨用樣圖對照的方法,座標磨用圖表的方法,檢測與本式序有關的位置尺寸是否符合圖紙及工藝要求。
5、零件加工完后,應檢測各加工尺寸及相關位置尺寸是否符合圖紙及工藝要求。 6、每一交接班,都要自檢各基準(零位)是否正確及加工余量。檢合格后,才能拆卸工件,交檢驗員專檢